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書寫圖景:台灣詩中之景觀圖像與環境認同之建構

本文企圖解析台灣詩作品中所建構居所的空間(inhabited space),別於符號學將視覺正本(visual text)視為符徵,藉由「解神話」的過程,產生文字敘述為主的符旨內容,本文則嘗試從文字語言出發,以文字語言視為符徵,將圖像的建構視為符旨,換句話說,詩如何透過語言建構文化地景的圖像。
Mike Crang所提:「地方文學作為文獻來源或資料。就像研究調查,文學成為另一組可供利用的地理資料。」諾伯休茲也說,以語言或文學常是「訊息」的來源,用以思考我們的生活世界。文學不僅僅是生產與傳布文化觀點或社會現象的媒介之一,更重要的是文學提供了體察世界的方式,本文嘗試透過台灣詩作品,檢視詩與地理的關聯,闡明詩中所指涉的地景意象、空間現象和環境認同等議題。
有關地景的描述一直是台灣詩特有的現象,如詹冰〈插秧〉、陳正雄〈雨後的嘉南平原〉等詩人,寫作的地景詩,結合了「地景圖像」與「詩」,因此本計畫嘗試連結文學和地景,意象、地方、景觀等概念的理解與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