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建築的轉譯:論1945年後台灣建築中之中國建築符號寓言

本報告利用文化研究中的詞彙「轉譯」探討文化實體(建築形式)及主體位置(文化認同)之間的流變性,換句話說,本報告以「轉譯」作為一認識框架,將建築視為一非文字的「語言」文本,透過其自身「視覺正本」 (visual text)中符號體系的展演,表達社會價值內容、傳達文化意義,使成為社會族群文化認同凝聚的想像及投射對象;本文以蘊含「中國」符號的台灣建築為研究對象,探討中國建築(原作)如何轉譯成台灣建築(譯作),並揭露「原作再現」的「意圖性」(intention
台灣建築形式與台灣文化認同之間的轉譯與流變,無可避免的議題即是「中國」與「台灣」如何被符號化,如何從中國建築的符號系統翻譯成為台灣建築的符號系統,進而滲透入台灣文化認同。因此,本文針對1945年後至當代蘊含有「中國」建築符號之台灣建築作為研究對象,企圖闡述:
1.              透過建築形式事實(formal actuality)指涉了何種歷史經驗與意圖?又說明了何種台灣文化認同定位?
2.              在接受中國建築美學之時,中國建築元素的展演是否亦促成或維持認同國族(中國?或是台灣?)象徵?
3.              當中國建築符號體系轉化扮演一種政治論述的符號文本,是否僵化台灣建築形式語言的發展及規範了形式背後的認知模式與意識形態?
4.              而中國建築形式符號流通在後現代台灣的本質意義又為何?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The Enchantment of Darkness

暗性魔咒
「光」是人類意識形成的原初機制,亦從未缺席地演繹在宗教、哲學、文化等領域裡。「光」帶有「理性」的隱喻,是「啟蒙」的象徵,理性參與了人類歷史,就如同光主宰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光(理性)造就了空間知識並化身為居住空間的秩序符號,表述於建築與都市等居住環境中。然而高舉理性優越的結果,造就現代社會的「理性強權」,既約化又具壓制性,壓抑了多元性與差異性,助長了順從性和均質性,甚至造成「理性的危機」。尼采與傅柯認為,理性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觀點,同時亦轉化成社會文化的生產力,卻也是一種壓抑了非理性文化形式存在的制約強權。
本文指出「黑暗」以一種戴奧尼修斯式的生命力量,創造與生成、抵抗與創新的本能,營造一個異質空間,瓦解了理性建構的空間秩序的束縛,沒有階級、沒有中心,在黑暗的場域中,背離了都市設計了理性思維;在此美學及理性原則不再受到重視,再現的是一種被理性所排斥的語言,解構了理性主義生產的都市意象、都市意識和以光為基礎的經驗所能辨識的系統,隔離了白天的理性秩序,形成另一種紊亂式的娛樂,構築了居民的「異」空間、「異」生活、「異」經驗,而這卻也是生活世界中的另一種真實。